科技創新委員會
在蘇州工業園區鎂伽科技A立方工廠內,實驗室燈火通明卻空無一人——原來一群“聰明”的智能助手正忙得不亦樂乎,靈活地處理著各種數據。
“這是我們最新一代鎂伽鯤鵬實驗室,它用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解放了科學家的雙手。” 鎂伽科技創始人兼CEO黃瑜清指著機器人說道。在這里,濕實驗的速度比傳統實驗室快了數十倍,數據處理能力更是提升了1000倍。“同時我們用AI輔助科學家進行實驗設計和決策,科學家的工作效率可以直接拉滿。”黃瑜清說。
鎂伽
2016年,三位“理工男”懷揣著一個樸素的想法創立了鎂伽科技:能否將汽車制造和3C電子領域的成熟自動化技術引入生命科學實驗室,解放科研人員的雙手?當時,實驗室中的科學家和實驗員每天重復著大量手動操作,不僅效率低下,還存在安全隱患。黃瑜清回憶:“我們希望通過自動化技術和AI,將科學家們從重復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投入到更有附加值的工作里面。”
最初,鎂伽從一款桌面級機器人起步,逐步構建起“技術貨架”策略,2017年就實現了自研核心模塊和80%國產化零部件的突破,逐漸打破了行業對“生命科學自動化”需求的質疑。
鎂伽的技術創新,并未止步于“技術貨架”:
?2019年,鎂伽創始人團隊提出了建設“超級實驗室”的目標。黃瑜清坦言:“當時我們手里只有機器人技術,業內很少有人相信我們能成功。”
?然而,鎂伽憑借對生命科學場景的深刻理解,于2021年推出了通用型智能自動化生物實驗室——鎂伽鯤鵬實驗室1.0,這一版本跑通了實驗自動化流程,通過一套系統實現了7x24小時穩定運轉,標志著公司具備了構建大型生命科學自動化平臺的能力。
?2023年,鎂伽鯤鵬實驗室進一步升級到2.0版本,成為科學家團隊的“練武場”。通過實戰開發自動化應用,鎂伽科技不僅提升了實驗室的建設和運維能力,還可以面向行業開放,推動了行業整體智能自動化水平升級和進步。同年,鎂伽科技入選《2023全球獨角獸榜》,成為行業矚目的焦點。
?當預訓練大模型掀起全球AI革命浪潮時,2024年,鎂伽鯤鵬實驗室3.0應運而生。新一代實驗室的實驗通量提升40倍,數據生成能力提高100倍。這一次,鎂伽將其定義為生命科學的數據工廠。正如黃瑜清所說,鎂伽構建的不是實驗室,而是持續增值的數據資產平臺。
創新、突破,再攀高,今年鎂伽科技推出了一款CellVue T2000高內涵細胞成像系統。這是鎂伽在生命科學工具領域的最新力作,能夠為科學家提供更為快速、高分辨率的細胞成像和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持。
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推出CellVue T2000,是鎂伽底層技術遷移能力的完美印證——得益于鎂伽在半導體量檢測領域積累的納米級光學檢測技術,可以說,鎂伽團隊重新定義了細胞成像的性能邊界。其每秒產生的GB級高質量圖像數據,正在為生命科學大模型提供關鍵訓練素材,推動AI for Science從理論走向實踐。
鎂伽近日發布的LABILLION?實驗室智慧管理平臺,部署了DeepSeek-R1推理模型,它內置的AI算法可以實時分析實驗數據,并提供實用建議。更厲害的是,平臺新增自然語言交互功能,用戶只需發出語言指令,系統就能立即執行。這不僅幫助用戶快速做出科學決策,還能讓AI成為科研的得力助手。
從自動化設備商到AI for Science基礎設施構建者,鎂伽科技用8年時間完成了“三級跳”。日前在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傳遞出的信號,更讓黃瑜清倍感振奮,他說:“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而每一次技術的突破,都讓我們離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相信,AI和自動化技術將徹底改變生命科學行業,而我們,正是這場變革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