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擴大)會議成功召開。
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以及園區黨工委(擴大)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目標任務,動員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示范發展,為加快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貢獻科教創新區力量,以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迎接園區成立30周年。
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書記許文清作工作報告;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莉主持會議并講話;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吳徽輝宣讀表彰決定。
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各局辦、各事業單位全體人員,蘇州獨墅湖科教發展有限公司領導班子,以及區內入駐高校、派駐機構、國有載體和企業代表等參加會議。
2023年,科教創新區提振精神,真抓實干,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700.5億元,同比增長11.1%;規上服務業實現收入1220.8億元,同比增長31.6%;外貿進出口總額逆勢增長,實現42.9億美元,同比增長14%;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產)完成97.79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工業投資54.76億元,同比增長49.3%。
全力以赴助企強鏈增效,確保經濟進位提質。深耕“專精特新”,加快“智轉數改”,28家企業入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89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全覆蓋智能化診斷及轉化;通過自主更新、民企間合作等多種路徑推進存量低效載體更新,合計完成更新面積519畝,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打造企業和院校“長得大、留得住、做得強”的創新生態;提檔加速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東區)項目建設,全年累計完成注冊落戶項目64個,開工建設京隆科技等10個項目;持續推進國資載體建設,提升科創平臺能級。
全面發揮科教資源優勢,推進校地共融共贏。重點推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學慧湖藥學院等項目建設,大力支持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智慧治理學院建設,引導區內院校新增與園區三大新興產業發展相關的招生專業11個;推動產業人才“引育留用”多措并舉,全年共舉辦各類就業活動50余場,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產教融合塑造創新動能,舉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示范發展推進會暨“慧聚獨墅湖”品牌發布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產學研用融合創新聯合體、西浦-百度人工智能創新聯合體揭牌;區內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立項26項,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洛加大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校本部共建國際合作平臺立項江蘇省重大科技開放合作平臺(全省僅此兩家),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深化校地合作內涵發展,園區與蘇州大學簽署校地新一輪深化合作協議,與新西蘭梅西大學簽署新一輪合作備忘錄,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舉辦首屆“環湖經濟圈發展論壇”,進一步發揮高校智力資本。
堅定不移強創新增動能,持續深化產業轉型。加強產業分析,發力新興產業,科教創新區榮獲2023年“蘇州市‘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2140家,新認定高企429家、瞪羚企業187家、獨角獸企業124家,新增上市企業4家、累計上市企業總數達42家,規上企業新增157家(凈增131家);優化幫辦代辦服務,光格科技等30個項目開工,企查查等11個項目竣工;科技招商持續發力,新落戶企業3554家;提升人才服務質效,實現市級以上人才項目年均增幅35%以上;建設免疫與炎癥、重大疾病共性機制研究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蘇州實驗室總部基地開工,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二期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總驗收。
多位一體推進治理協同,深化產城融合發展。深度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科教創新區(東區)協同開發建設,有序推進蘇州東站TOD樞紐新城開發;不斷提升宜居宜業環境,東延四季公寓投入使用,可滿足8400名人才的居住需求,東方大道主線、星塘街南延實現通車;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強化企業安全監管,開展實驗室安全“慧研行動”,探索“慧安全”系列監管服務新模式,規范“慧安載體項目建設”,啟動“慧聚計劃”;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成立“慧企智”上市企業人力資源服務聯盟,勞動人事爭議模擬仲裁庭活動入選2023年度園區“法治為民辦實事”優秀項目,大禹科技集團調委員會被評為省級“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
持之以恒堅持黨建引領,建強堡壘賦能發展。全力打造“慧聚獨墅湖”基層黨建書記項目,通過建機制、搭平臺、育人才、強服務,構建黨建與產業鏈高效協同創新體系;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拍攝“眾說學習:我是冬訓主講人”學習視頻獲評蘇州市第一等次榮譽;著力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和服務功能,舉辦黨群服務活動和黨建服務市集等,提升黨群服務溫度和深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黨的統戰、外事、群團等各項事業均取得新進步。
許文清在工作報告中強調,過去一年,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科教創新區上下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成績來之不易。歷經22年的開發建設,園區在科教創新區布局了諸多優質的科教創新資源和新興產業,使科教創新區正在成為國內一流的科教創新協同示范區。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園區開發建設30周年,做好2024年工作意義重大。科教創新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堅定不移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以實際行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以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慶祝園區成立30周年。
陳莉在作具體工作部署時強調,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將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具體業務和實際工作中去,強化使命擔當,聚焦首要任務,譜寫嶄新篇章;要統籌抓好全年各項工作,系統布局全年“作戰圖”,奮力搶抓首季“開門紅”,為完成全年目標奠定扎實基礎;要全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分奪秒加快項目建設,更大力度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落實落細安全責任制度,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會上,科教創新區高校局、產業局、稅務分局、勞監大隊,科教公司做交流發言;科教創新區對2023年度51家先進集體、34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編輯?孫筱純
202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