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中文_欧美视频导航_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_亚洲高清自拍

返回管委會首頁
繁體 |English |日語 |無障礙 |關懷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規劃成果 > 詳細規劃
規劃成果
詳細規劃

《蘇州工業園區供水專項規劃修編(2015~2030)》規劃公示

時間:2020-05-28 16:04  |  來源:     本文被閱讀次數:
一、規劃年限

近期:2015 ~ 2020年;

遠期:2021 ~ 2030年;

遠景:2030年以后。

二、規劃范圍

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區域,面積為278km2

三、規劃指導思想

貫徹“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立足于園區供水實際情況,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加強行業管理和企業管理,本著“滿足供水需求,提供優質凈水,完善供水管網,保障供水安全,控制供水成本,優化供水服務”的原則,建立與園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適應的,優質、安全、高效的城市供水系統。

四、規劃主要內容

4.1規劃需水

至2020年,園區最高日需水量為60.30萬m³/d。2020年平均日需水量為49.46萬m³/d。

至2030年,園區最高日需水量為71.80萬m³/d。2030年平均日需水量為60.85萬m³/d。

遠景蘇州園區最終需水量大約為99~112.8萬m³/d。

4.2規劃飲用水水源

1)太湖:園區主要水源,保持現有太湖水源保護區的設置范圍。

2)陽澄湖:城市第二水源,陽澄湖水廠一級水源保護區以取水口為中心,半徑500范圍內的區域;二級保護區水域范圍為一級保護區外延2000米,陸域范圍為與水源范圍相對應的本岸背水坡堤腳外100米;準保護區范圍為二級保護區外延1000米。

4.3規劃水廠布局

1)按“近遠期結合、分期實施、適度超前”的原則,近期園區集中總供水能力達65m3/d,遠期園區集中總供水能力達80m3/d。立足于園區供水的基礎上,形成“雙水源+雙水廠”供水,與周邊城區水司管網互通,提高供水安全;

(2)規劃水廠布局

水廠規劃建設布局方案(萬m3/d)

水廠

位置

水源

2020

2030

征地情況

星港街水廠

星港街、金雞湖大道路口

太湖

45

45

無需征地,廠內擴建

陽澄湖水廠

陽澄湖大道以北、夷陵山街以東區域

陽澄湖

20

35

規劃18ha,已征地8.25ha

合計供水能力

 

 

65

80

 

預測園區需水量

 

 

60.30

71.80

 

4.4水廠建設與改造規劃

1)星港街水廠規劃總規模為60m3/d,水廠總用地25公頃。目前建成投運規模為45m3/d2015年完成星港街水廠深度處理改造一階段工程,處理規模為15m3/d2020年前完成星港街水廠二期深度處理工程,處理規模為30m3/d

2)陽澄湖水廠規劃總規模50m³/d,規劃控制總用地面積為18ha。目前建成深度處理投運規模20m³/d。遠期根據園區水量實際增長情況完成陽澄湖水廠二期工程建設,設計規模15m³。取水水源為陽澄湖。

3)遠景后建設星港街水廠三期工程、陽澄湖水廠三期工程,規模各為15m3/d

4.5處理工藝方案選擇

1)常規處理工藝:根據太湖及陽澄湖水源水質情況,結合蘇州地區現有水廠的運行經驗,新建或擴建水廠的工藝流程可選用沉淀、過濾、消毒的常規處理工藝。

2)深度處理工藝:目前常用的工藝包括膜處理工藝、臭氧活性炭過濾工藝等。

3)事故應急預處理工藝:按照城市供水應急預案要求,太湖取水口、陽澄湖取水口應配置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統或高錳酸鉀投加系統等,作為應對突發水源水質污染措施的一部分。

4.6污泥處置規劃

星港街水廠每天產生平均污泥量約為50~60噸左右(濕泥餅,含水率約為65~70%),委托專業公司外運至垃圾填埋場填埋。

預計到2015年,陽澄湖水廠一期工程每天產生的平均污泥量約為15~20t,園區兩座水廠每天總計污泥量為65~80噸;到2020年園區兩座水廠每天總計污泥量為100~110噸。園區供水、環衛等相關單位應落實好污泥填埋堆放場地。

4.7規劃管網布置

1)近期、遠期維持現有太湖、陽澄湖原水輸送管道不變,原水取水和輸送能力能滿足2030年取水需求。

2)規劃清水干管最終形成“六縱七橫”骨干網絡。六縱分別為:星港街、星湖街、星塘街、星華街、唯勝路、勝浦路。七橫干管為:陽澄湖大道、葑亭大道、蘇虹路、現代大道、中新大道、金雞湖大道、創苑路。遠期新增供水干管主要為陽澄湖水廠出廠DN1200(沿陽澄湖大道)和DN1600~1400(沿唯勝路)敷設。

4.8城市管網改造與敷設

近期管網改造主要內容包括:(1)結合3號、5號等地鐵站建設,對城市供水管道進行局部改造。重點為星港街水廠出廠管避讓星港街站、金雞湖西站等。(2)結合城市建設,對部分區域進行供水管道優化改造:重點為唯亭老鎮、城鐵商務區、車坊老鎮。給水管網改造時,有條件的區域應結合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將給水管道納入綜合管廊內敷設。

4.9城市供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

以蘇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為依托,重點從以下方面推動園區供水行業技術進步:(1)推進供、排水一體的“智慧水務”管理系統平臺建設。;(2)加強蘇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水質監測中心軟硬件配置,建立供、排水一體的水質檢測體系。(3)對現有水廠處理工藝進行升級改造,重點是深度處理工藝調研、中試與應用;(4)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推廣應用;(5)水源突發污染狀況應急水質檢測、工藝調整響應、管網調度、城際供水支持、公眾信息發布等。

4.10二次供水規劃

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是園區二次供水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二次供水的管理與檢查工作;區衛生行政部門是二次供水的衛生監督部門,負責對二次供水單位實施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園區所有新建住宅供水統一納入水司運行管理,已建住宅供水逐步進行改造后由水司接管,計劃于2017年前完成。

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物對水壓要求超過城鄉供水管網正常服務壓力的,建設單位應當配套建設二次供水設施。二次供水設施應當與建筑物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

4.11安全供水規劃

(1)建立法規體系完備、各級政府依法監管、供水企業嚴格管理、積極防范、各部門職責明確、協調配合、社會公眾主動參與,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城鎮供水日常安全保障體系:水源安全;凈水廠、泵站安全;輸配水管網安全與區域供水保障;水質監測技術保障措施。

2)加強供水系統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信息通訊體系建設、供水系統應急隊伍體系建設、供水系統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實現各類應急物資綜合動態管理和資源共享,為應急處置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強立法、另行完善《蘇州工業園區供水系統應急預案》。

五、規劃控制與實施

5.1 近期工程建設規劃

12015年完成星港街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一階段建設,規模為15m3/d;(22020年前完成星港街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二階段建設,規模為30m3/d;(3)陽澄湖水廠出廠總管延伸工程:陽澄湖大道DN1200管道總長約3.7km,唯勝路DN1400管道長約1.6km。(4)園區市政道路配套建設工程,3號、5號地鐵沿線及站點供水干管改建工程。

5.2規劃控制與實施

本規劃由園區規劃建設局負責解釋,蘇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日常供水系統建設與管理。除應符合蘇州工業園區總體規劃的要求外,尚應與其他各項規劃相協調。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可以通過網站或書面等形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示時間為201512 3日至20161 2 日。

相關附件:
  • W020200528578859775893.jpg
分享到:
打印此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