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家住蘇州工業園區某社區的居民徐某所住的樓棟屬于商住兩用型住宅,一到二層為商業用房,三樓及以上則為居民住宅。某超市承租經營了該棟樓一層的大部分商業用房,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2023年11月下旬某日,徐某前往地下車庫取車時,發現一樓超市正在進行裝修施工,且把地下車庫的屋頂部打穿了,自己的車位正好位于被打穿頂部位置的下方。徐某認為某超市的裝修行為給其及其所在單元其他業主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隱患,隨后便在業主群內向其他業主告知了地下車庫的情況,并組織部分業主與該超市進行交涉,要求該超市立即停止施工,并將地下車庫屋頂破損處恢復原狀。交涉無果后,徐某等業主來到居住地所在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調解過程】
蘇州工業園區興浦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該調解申請后,立即指派經驗豐富的人民調解員前往現場查看,調解員經過實地調查,后第一時間聯系并咨詢了社區法律顧問,在認真聽取了社區法律顧問給出的法律意見及解決方案后,調解員心中對本次糾紛的處理已成竹在胸。隨后,調解員立即再次親臨現場拍攝照片、制作視頻資料,詳細記錄并掌握現場施工情況,同時穩定業主情緒,并組織某超市老板、施工方代表、物業公司代表、物管會主任、業主代表及社區相關人員至興浦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以徐某為首的業主代表要求某超市拿出施工許可證并立即停止施工,重新設計改造方案后經物業公司、物管會、社區居委會同意后再行施工。某超市老板稱,裝修施工許可證早已辦理完畢,業主隨時可以前往查看,并表示該超市可以在施工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但對于徐某等業主提出的停止施工的要求不能接受。雙方僵持不下,調解員首先對當事雙方的激動情緒進行安撫,而后向雙方展示了事先準備好的調查材料,包括案涉施工現場照片、視頻等資料,以便在場人員更加客觀準確的了解現階段裝修施工的具體情況。緊接著,調解員向當事雙方闡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同時告知某超市老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七條、二百三十八條、第二百九十五條規定,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依法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聽完了調解員的明理釋法后,當事雙方的對立情緒有所緩和,調解員不失時機建議雙方做進一步考慮后再共同商討解決該問題的方案。當事雙方經過簡單商議后均同意另行約定時間,并表示各自將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本次調解暫時告一段落,此后調解員與當事雙方就調解方案進行了多次溝通,最終促使雙方提出的方案基本達成一致。
時機成熟后,調解員組織糾紛雙方于約定日期開展第二次調解,屆時某超市老板、施工方代表、物業公司代表、業主代表等均到場參加調解。首先,某超市與施工方根據徐某等業主的訴求,向在場人員展示了施工許可證和房屋結構圖紙;其次,某超市表示已重新邀請了設計公司對本次改造進行設計,并將在改造完成后請專業公司對地下車庫已損毀部位進行加固,恢復原貌后再聘請第三方檢測公司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地下車庫將恢復正常。物管會主任、徐某等業主代表對某超市和施工方的態度表示滿意,社區和物業公司要求某超市在今后涉及改造裝修等事宜時,務必提前向社區、物管會和物業公司報備,并及時告知居民,做到信息公開透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鄰里糾紛矛盾,某超市對此表示理解和接受,雙方就此事再無糾葛。
【調解結果】
在興浦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人民調解員和社區法律顧問的共同努力下,經調解,徐某等業主和某超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且最終調解協議得到落實。某超市重新聘請設計公司設計圖紙后嚴格按照安全標準施工,施工完成后請專業加固公司加固,最后聘請第三方檢測公司對房屋安全進行專業檢測,確保房屋質量安全,本次糾紛圓滿解決。
【案例點評】
鄰里糾紛,很多時候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雜亂且瑣碎,但小事不能小看,小事處理不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鄰里關系和諧與否是重要的民生問題,與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調解作為一種方便高效、經濟實用的糾紛處理方式,在處理鄰里糾紛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案中,某超市在施工前未與小區物業公司、物管會及社區居委會充分溝通,也未及時告知居民,造成了居民對安全隱患的擔憂。但在社區調解員介入后,明理釋法,借助法律的武器來理清是非曲直、權責義務,組織雙方和談調解,坦誠溝通、換位思考;且人民調解員在調解糾紛時能夠整合利用物管會、居委會、物業等社會資源,加之法律顧問的專業分析,能夠做到快捷高效的服務群眾,最終解決了業主的擔憂,某超市也按計劃完成裝修,更好的實現了共贏。本次糾紛處理得以圓滿解決,離不開人民調解員平時法律知識的積累及豐富的調解經驗,更得益于社區法律顧問提供的有針對性的法律專業分析。
人民調解工作中,調解員要善用法律知識,實現調解效果最大化,不僅可以便捷高效的化解矛盾,同時也減少了法院的訴累,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