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信廳公布了2024年度江蘇省綠色制造名單,園區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成功上榜。
在汀蘭巷169號的工廠屋頂,1784塊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2023年,參天公司在位于園區的蘇州工廠正式啟動太陽能發電項目。這座年發電量約100萬千瓦時的“太陽能電站”,每年可減排約600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種下3萬棵成年樹木。2024年,惠浦路33號新工廠5兆瓦的光伏板矩陣,預計每年可減少約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參天公司正向著“碳中和工廠”大步邁進。
作為全球處方眼科藥物的市場領導者之一,參天制藥株式會社在全球擁有30多家子公司,產品惠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萬以上眼科患者。自2005年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建立工廠以來,便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制定了長期ESG企業社會責任戰略。
參天公司將氣候變化作為關鍵管理議題,建立并通過第三方認證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搭建能源管理平臺,完善計量表配備,精準管控能源使用。在節水方面,公司更是妙招頻出,配液廢液優化回收、高溫水余熱再利用、AC滅菌機節水改造等硬核操作,成功獲得省級節水型企業認證及園區ESG實踐典型企業的榮譽稱號。
而參天公司的示范行動,也在園區激起層層綠色漣漪。園區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高端產業云集,綠色制造已成為企業競逐的新賽道。一直以來,園區積極推進綠色工廠建設,通過舉辦專題活動、解讀政策,專家上門輔導等方式,助力企業綠色轉型。截至目前,區內已有23家企業獲評國家綠色制造體系榮譽,67家企業獲評省級綠色工廠,園區綠色制造實踐經驗還入選省工信廳報告。
從參天公司的“屋頂革命”,到整個園區的“綠色進化”,科技創新正重新定義“中國制造”的底色——當工廠與綠水青山共舞,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便能奏出最美和弦。而綠色制造的“參天樣本”,或許正是解開“雙碳時代”產業轉型密碼的關鍵鑰匙。
編輯 朱佳琪
2025年3月24日